服务热线:
400-028-3110

对美超20%对新加坡近13倍湖北出口暴增啥原因?

详细介绍

  10月21日,湖北省统计局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湖北经济运作情况。其中,湖北前三季度出口4351.0亿元,增长30.8%,表现亮眼。

  据武汉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湖北省进出口总额6176.9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出口4351.0亿元,增长30.8%;进口1825.9亿元,增长14.0%。非公有制企业进出口4347.8亿元,增长29.2%,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0.4%。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9.0%,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4.6%,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9.8%,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0.4%。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抓住关税政策调整机遇,前9月对美出口同比增长超20%,成为全国少数实现对美出口正增长的省份之一。另外,湖北对新加坡出口同比增长129.7%,得益于两国自贸协定进一步升级议定书正式生效。

  从出口品类来看,占湖北出口总额“半壁江山”的机电产品显然是拉动出口增长的主力军。武汉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8月,湖北省出口机电产品1947.3亿元,增长23%,占同期湖北省出口总值的50%。

  其中,集成电路、锂离子蓄电池、平板电脑增量最大,分别出口163.3亿、97.3亿、45.5亿元,分别增长34.9%、107.3%、82.2%,共贡献出口增量113.1亿元,合计拉动出口总额增长3.9个百分点。

  此外,高新技术产业出口926.9亿元,增长17.4%,拉动出口总额增长4.8个百分点。劳密产品出口521.3亿元,增长19.4%,占出口总值13.4%。

  数据显示,在湖北外贸市场主体中,非公有制企业是其中的主要动力。前8个月,湖北省民企进出口3875.7亿元,增长30.4%,在进出口总值中占比超7成,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突破9100家,较去年同期增加809家。

  民企也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在民企加速“出海”下,也带动了湖北出口产品的结构优化。

  在锂电池领域,宁德时代落子宜昌、亿纬锂能深耕荆门,中创新航追投武汉,多个百亿级锂电项目在湖北落地,既扩充了产能,也通过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链式效应提升了产业链的集聚性和竞争力。

  在电子制造领域,联想武汉产业基地已成为联想集团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移动智能终端研发制造基地,自2013年底在武汉光谷建成投产以来,已累计创造出口额近500亿美元,连续十年位居湖北省第一;也有湖北构建完整的“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的功劳,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企业的布局,补充了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

  相关产品出口加速背后,也是湖北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稳健发展的成果。《湖北日报》指出,湖北正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带动产业向“高”攀登,出口向“强”升级。

  前三季度,湖北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5%、10.9%。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集成电路圆片、光电子器件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这也与相关这类的产品的出口提速相互印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8月,湖北笔记本电脑出口1.8亿元,增速高达1450.2%。

  据了解,湖北笔记本产业主要分布在武汉、鄂州、孝感等地。近年来,在政策支持下,湖北笔记本产业充分的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使得产量和出口均飞速增长。

  武汉是湖北笔记本产业的重要聚集地。2023年6月,宝龙达集团南迁北京总部,在武汉东西湖区设立全球总部、全球研发中心和全国制造基地,该集团从事笔记本电脑等信息技术产品的生产,产品出口至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扎根武汉以后,宝龙达集团不断扩充新产线、研发新产品,产能持续提升。作为国内电脑整机产业“巨无霸”,宝龙达集团今年开年订单陡增10%,既有15条产线条新产线正在或即将动工。

  宝龙达集团副总裁向东介绍,武汉制造基地二期工程将在5月开工,2025年计划生产电脑220万台、电路板170万片,产值预计会增长10%、突破90亿元。“伴随外贸环境变化,宝龙达集团正在复苏的海外业务,将在未来3年形成几何级增长。”

  此外,武汉东西湖区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成长沃土。宝龙达集团正发挥自身品牌集聚效应,加快引进适配测试平台,同时引入上下游关联产业,培育供应链企业,着力强链、延链、补链,通过实体制造业带动一批智能制造企业聚集,打造规模化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与科学技术创新高地。向东透露,武汉总部二期项目建成后,将引进50余家PC终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

  鄂州华容区也是如此,依托武汉新城的区位优势,该区以彤诺电子为龙头,吸引了12家上下游企业落户,形成了“3公里产业圈”,从显示屏外观塑胶件,到线材、主板、电源等内部构件,都能够在3公里内完成采购。彤诺电子鄂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阳熙表示:“今年产品的发展重心是迷你PC和笔记本电脑,核心的几个原材料是CPU、内存、硬盘,我们大家都希望把整个链条打通。”

  产业的蓬勃发展自然也离不开良好的政策支持,今年以来,华容区持续壮大“3公里产业圈”。2月中旬,华容区联动金融机构为产业链上的企业授信63亿元。华容区还将聚焦光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继续推进以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力争相关产业链企业超过20家,产值突破50亿元。

  此外,武汉海关近年来推行的“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也为笔记本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的进出口提供了便利,节约了企业成本。在该模式下,货物在口岸仅需作外观查验,实质开箱查验则延后至运抵目的地再进行,可使企业口岸仓储费、配套人力资源等费用大幅降低。

  数据显示,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全面推广以来,截至今年2月底,已惠及湖北省内14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享惠货值累计达673.8亿元,企业口岸通关时间压缩90%以上,累计节省本金超1000万元。

  从出口地区来看,湖北前三季度对外贸易多元共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比提升。

  武汉海关数据显示,前8个月,湖北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993.3亿元,增长31.5%,占54.8%,比去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同期,对东盟、欧盟分别进出口1216.9亿、714.1亿元,分别增长42%、44.7%,分别占22.3%、13.1%。

  具体而言,1-8月,在湖北出口额前十的国家和地区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据七席。

  其中,马来西亚排名第二,湖北对马来西亚出口323.7亿元,增长50.7%。新加坡、巴西、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韩国依次位列第5至第10位,湖北分别出口159.5亿、155.4亿、150.7亿、110.8亿、105.2亿、96亿元,分别增长158.8%、35.2%、38.4%、20.1%、41.5%、0.4%。

  湖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南非和智利的出口增长同样亮眼,增速均在50%以上。

  同期,湖北对欧盟国家的出口额也大幅度增长。其中,对德国出口83.5亿元,增长31.8%;对法国出口76.9亿元,增长71.2%;对比利时出口61.8亿元,增长64.4%;对荷兰出口61.1亿元,增长15.9%;对西班牙出口45.5亿元,增长64.1%;对意大利出口45.2亿元,增长42.8%。

  美国仍为湖北出口额最多的国家,前八月湖北对美国出口420.3亿元,增长29.8%。此外,湖北同期对澳大利亚出口71.8亿元,增长62.9%;对加拿大出口56.1亿元,增长124.3%。

  今年7月,湖北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叶福生在介绍上半年湖北外贸数据时表示,湖北正以“破”突围,全省上下灵活应对打破贸易壁垒,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在“破”字上下功夫,闯出一条开放发展新路子,化保护主义之危为合作共赢之机。

  2025年以来,湖北省对美出口呈现出逆势增长的强劲态势。今年1-9月,湖北对美出口462.3亿元,增长23.1%,成为全国少数实现对美出口正增长的省份之一。

  在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湖北做好了充足准备应对中美关税政策调整。据湖北卫视报道,在5月《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双方互降关税举措落地后,湖北企业加速“出海”。

  在《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当晚,荆州的柯丽服饰、婴贝乐等18家外贸企业,迅速重启了美国市场供应;仙桃的刹车系统企业摩擦一号内,车间灯火通明,开机率直冲90%红线;位于荆州的海兴卫生用品车间里,当晚子时就收到了美国客户60万美元加急订单。

  从湖北的优势产业来看,除电子信息、药品等豁免行业外,化工、汽配、农产品等行业的关税,也回到2025年3月初的水平,出口成本显而易见地下降。声明发布后,兴发化工、安琪酵母、香江电器等企业,已经与美国客户重启了订单洽谈。

  荆州市荆州港车阳河港是鄂西地区唯一具备海关监管、检验检疫双重职能的口岸。5月以来,车阳河港的外贸进出口箱量已超越了1000箱,同比增长了30%以上。

  报道指出,面对此轮的订单热潮,湖北企业并没有沉醉在“爆单”的喜悦中,前期加征一定的关税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让企业清醒认识到,锻造产品硬实力,提升无法替代性,才是应对不确定性的必然选择。为此,不少公司开始加速海外布局。

  位于仙桃的摩擦一号制动科技公司就成功收购了“国际制动鼻祖”德雷威公司位于墨西哥的刹车片制造基地。该公司CEO张自立表示:“仙桃基地专攻核心摩擦材料,墨西哥工厂负责总成装配。这种模式将客户成本降低10%左右,交付周期能从45天缩短至3天,企业利润率也能大大的提升10%到15%。”

  兴业银行报告数据显示,从出口品类上看,今年1-7月,湖北对美电子电气、机械设备出口分别增长5.7%、48.1%。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湖北对美特殊及未分类商品出口同期上升 354.9%,显示跨境电子商务产品迎来爆发式增长。

  据极目新闻报道,产业基础雄厚、交通位置优越的湖北省呈现强劲的出海动能,引发多家全球知名跨境电子商务格外的重视。2024年5月,亚马逊全球开店武汉办公室落地光谷,加速聚合运营、物流、支付、海外仓等全链条服务商,为本地出海企业编织强力生态网。

  今年以来,攀升科技、精臣、德迅电子、华工光合等一批武汉光电子企业,正依托亚马逊等跨境平台,将“高技术”淬炼为“高价值”,走出一条品质出海道路。

  作为武汉本土成长起来的“小巨人”,攀升科技自2018年就涉足海外市场,渠道搭建、合规管理、售后与物流一度成为制约瓶颈,阻碍其在新市场的扩张步伐。如今,专业的跨境平台,为攀升科技的海外破局提供了强力支撑。

  该公司海外事业部总监刘超介绍,亚马逊企业购DTB模式让公司直达B端用户,极大缩短交易链路,卖家大学的合规工具则扫清了规则盲区。凭借柔性供应链与深厚技术积淀,攀升入驻亚马逊美国站后迎来爆发式增长,2025年首季月均增速逼近94%,3月环比飙升超123%。

  今年以来,湖北省对新加坡出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态势。1-9月,湖北对新加坡出口171.9亿元,增长129.7%,增速在湖北省主要贸易伙伴中位居首位。这一增长幅度远超湖北整体外贸增速,也明显高于湖北对其他贸易伙伴的增速。

  2024年12月31日,中国-新加坡自贸协定进一步升级议定书正式生效,成为推动湖北对新加坡出发式增长的重要政策因素。

  商务部介绍,根据该议定书,市场准入方面,双方以负面清单模式作出高水平服务投资开放承诺,整体开放彼此制造业市场,减少各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限制。规则方面,双方在服务贸易、投资、电信服务等领域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建立制度性安排,并进一步拓展数字化的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

  新加坡作为中国在东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机电产品是新加坡自中国进口的首位商品。湖北凭借其在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产业优势,在这一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据《湖北日报》报道,宜昌青葵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无间断全流程有机合成机器人,将于9月底完成调试,随后发往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材料工程研究院,实现“宜昌造”AI化学机器人首次出海。

  该公司董事长陈南江表示:“从全世界来看,机器人替代人工做实验已是大势所趋。我们很有信心打开当地市场,目前正在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高校接洽。”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湖北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增长117.7%,成为拉动湖北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这一增长也与新加坡在绿色能源转型方面的需求密切相关。

  农产品和食品是湖北对新加坡出口的另一重要类别。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湖北对新加坡出口食品总额达1.2亿美元,同比增长18%。今年6月,在2025年度新加坡食品博览会上,由武汉出海企业·全球经贸交流中心组织的部分湖北精品、荆楚优品精彩亮相。

  该中心有关负责的人介绍,新加坡素有“亚洲美食跳板”之称,其9成食品依赖进口,特别是对高端食品的需求逐年增加。湖北的富硒茶、小龙虾等特色产品与当地消费需求高度契合,湖北食品加速进入新加坡市场正当其时。

  他补充说,过去湖北食品打拼海外市场,大多靠企业“单打独斗”。此次通过“政府引导+平台铺路+企业抱团”的创新模式,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的出海成本。

  “随着此次参展成果的逐步落地,未来湖北食品在东南亚市场的占有率还将逐步提升。”该负责这个的人说,将借此次参展之机,以新加坡为支点,链接马来西亚、印尼等东盟国家资源,持续推动更多湖北食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