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动力锂电池研究 促进电动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5-11-13 14:54:04 作者: 乐鱼体育APP官网“动力电池是电动技术产业的核心。我国要实现未来电动技术产业的长远发展,必须从现在开始行动,研发出自己掌握核心技术的新电池。”
在日前举行的2010(第五届)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及产业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以下简称动力锂离子电池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指出,电动技术产业是未来世界动力产业发展的主要流行趋势,为抢占未来全球发展制高点,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对产业相关这类的产品尤其是动力电池研究的支持力度。
目前,能源紧缺与环境危机已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发展清洁能源、推动新能源的应用成为各国政府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国也将新能源产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之一进行培育,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支持有关技术与产业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产业,以及环保节能的纯电动汽车等相关产业,已变成全球各国政府普遍关注和支持的重点。然而,储电技术一直是诸多新能源应用的技术瓶颈。
新能源的迅速发展使得储电系统对二次电池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除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功率密度以及安全性外,对长寿命与低成本两个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
作为大型储电系统及电动汽车用二次电池,对寿命提出的指标是充放次数大于5000次、使用年数的限制大于15年,而目前常用的二次电池如铅酸电池、镍氢电池以及旧有体系的锂离子电池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只有300次至1000次,使用年数的限制只有3年~5年。因此,开发长寿命的二次电池体系,是二次电池在动力及储电系统中应用的技术关键。
新一代锂离子电池凭借优越的性能及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长寿命锂离子电池研究方面有了很多新的进展及成果。
在动力锂离子电池论坛上,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杨裕生,美国能源部官员Dave Howell等在内的50多位国内外锂电领域的资深专家,和来自日本、韩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内外锂电领域的知名生产企业、著名科研单位、相关咨询机构及政府主管部门的300余名代表,从产业政策、技术探讨研究及产业进展等不同角度探讨了动力锂离子电池方面的最新进展。
按照科技部规划,到2015年,中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66万辆,这无疑为电动汽车进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并为动力电池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目前,电动汽车产业正处于技术升级、产业重组、产业化与商业化相结合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关头。杨裕生在动力锂离子电池论坛上作题为《当前动力电池下的我国电动车之路》的主题演讲时强调,在当前电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紧要关头,切忌急躁冒进,而应踏实做好相关设计研发工作,真正掌握核心技术。
一是以燃油车的指标要求纯电动车。“现在有人列举在续驶里程、加速时间、最高速度等等指标上电动车的不足,试图以此说明电动车没有发展前途。这种观念必须转变。”杨裕生认为,我国当前的详细情况就是要追求最廉价、最省油的车,合用、够用才是我国用车的根本原则,而这一点上电动车未来可完全做到。因此要给电动车创造宽松环境,容许新事物在发展中进步。
二是充电要像加油那样快。杨裕生认为,对电动车来说,过快充电绝对没必要。电动车更应利用夜间的核电、风电进行慢充,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峰”电力资源,更能够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减少建设大型充电机所需的大量资源消耗。
三是电动客车要做就做豪华型的。杨裕生介绍,这一观念源自“电动车是高新技术,如果车辆配置不够豪华会与其不相匹配,有失颜面”的错误思路。他说:“豪华车车重大、车价高,不利于推广应用。我们不能忘记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应力戒虚荣,提倡讲究实效。”
为此,杨裕生提出,现阶段我们应立足我国实际,在公交车领域推广增程式大中型电动客车,乘用车领域则推广微小型、低速、短程的纯电动车。
“增程式大中型电动客车具有价格低、投入小、运行省、电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完全成为我国当前电动公交车发展的过渡车型。”杨裕生说:“微小型、低速、短程纯电动车则相对性能够用、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价格低,有利于电动车在百姓中的迅速推广普及。”
此外,演讲中杨裕生还透露,他已经与陈清泉、陈立泉、郑绵平等其他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一起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关于我国电动车发展思路的报告。报告中建议,要实现隔膜和电解质国产化,攻克电池模块成组技术,提高电池安全性和一致性,使电池组的寿命达到充放电1500次的目标,建议由国家拨款20亿元人民币设立动力锂电池研发重大专项,完善产业链,全方面提升我国动力电池生产技术水平。
“动力电池的研发必须要吸取历史教训,打消走捷径的念头,不用外件拼装、不搞合资,坚持自力更生,做到真正掌握核心技术,这样才有利于我国整个产业的长远发展。”杨裕生说。
据了解,此次动力锂电池论坛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联合主办,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与新材料产业杂志社承办。论坛主题为“长寿命的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专家发言与投稿均直指当前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核心问题。
目前,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在锂电技术探讨研究及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和重大产业进展,成为全世界锂电领域的领跑者。而北京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科研资源优势,在我国锂电技术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涌现出多家国内锂电领域著名的科研机构和有名的公司,率先突破了磷酸铁锂、锂电隔膜等关键材料的产业化技术,自主研制的车载动力锂离子电池已成功应用于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刚刚闭幕的上海世博会电动大型客车。
同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北京锂电产业已初具规模,涌现出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国内锂电领域有名的公司。其中,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专业供应商,并于今年4月成功登陆创业板,迈上了公司发展的新台阶。
据介绍,为促进北京锂电技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支撑首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自2006年以来,北京市科委已成功主办了四届锂电国际论坛,并得到了国内外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