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028-3110

防患于未“燃” 小心身边不合格的电瓶车电池

详细介绍

  据了解,每年全国约发生2000起电瓶车火灾,在连续两年电瓶车国家监督抽查的数据都显示,锂离子蓄电池整体上安全项目不过关情况相对严重,是电瓶车电池火灾频发的根本原因。而接下来检测中凸显的其他电池质量上的问题,又暴露出个别企业产品安全意识严重缺失的问题。

  调查中记者发现,这次国抽发现电瓶车电池存在的另一个质量上的问题是容量不达标,而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5款容量不合格的产品全都是铅酸蓄电池。

  据检测工程师介绍,作为电瓶车的动力来源,蓄电池的容量决定了电瓶车能跑多远,这是蓄电池性能的直接体现。尤其进入冬季,消费者有时会明显感觉到电池不耐用,充电比平时更频繁;这些大都与蓄电池容量不足有关。

  这次国抽发现,这款标称新锐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铅酸蓄电池额定容量明示为23Ah。容量检测结果21.91Ah,为明示额定容量的95%;这款云南联发科技电源有限公司生产的铅酸蓄电池额定容量明示为12.8Ah,其容量平均实测值为12.51Ah,为明示值的97%,都为容量不合格产品。

  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电池产品检验测试工程师刘学良:容量不合格会导致放电时间不足,放电时间不足会直接影响到电瓶车的续航能力。打个比方说,12Ah的铅酸蓄电池充满电,正常行驶能跑到40公里到50公里,如果容量不达标可能连40公里都跑不到。

  据检测工程师介绍,铅酸蓄电池出厂定价主要受原材料金属铅粉的成本影响,占铅酸蓄电池出厂价的六成左右。原材料成分添加不足,为了抬升终端售价,一些经销企业选择以次充好,虚标容量,可能是电瓶车铅酸蓄电池容量不达标的其中一个根本原因。